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旨在提升县中整体办学水平。虽然我国县中教育发展状况呈现出积极改善的趋势,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生源外流,优质生源被超级中学吸引;师资不足,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影响教学质量等问题。探索可推广的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提高教学水平,为政策落地提供实证支撑,已经成为社会更加关注的问题。
SABA SPORT - 沙巴体育中文版
“教育强国青年行”团队于8月5日至8月11日在南京市、南通市、苏州市三地开展基层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并根据调研结果撰写调研报告。
此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发放问卷调查,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家长和老师对于县中发展情况是否了解以及县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思考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问卷的收集为之后撰写的调研报告带来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此次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学生卷、家长卷和老师卷。从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回答中更加深入了解普通高中发展状况。团队成员向学生和家长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


线上收集到了212份问卷,其中对于区域分布分类:65.18%的受访者来自东部地区,25.45%来自中部地区,9.38%来自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样本占比显著较高。对于身份构成分类:87.95%为学生,10.27%为家长,1.79%为老师,学生是主要受访群体,已毕业学生占比93.91%。


对于县中与市区中学的差距,在学生视角下有91.41%认为差距主要在师资力量,76.56%提及生源质量,73.44%关注教学管理,69.53%指出办学条件差异。在教师视角下,100%的受访教师表示有进入市区中学工作的意向,75%认为差距体现在教学管理和办学条件,50%提及生源质量和收入水平。从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得出县中发展存在教学管理问题,教学质量较差,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家长中有80%认为不满意原因是师资力量。除此之外,县中对于多样化发展的个性化教育重视程度较弱,有42.13%的学生认为兴趣课程种类少、参与有限,希望增加兴趣课程多样性,进行心理健康支持和信息化设备的升级,并且有65.48%的学生期待开设更多关于升学和职业发展指导的课程。

通过收集到的问卷调查以及线下的深度访谈,从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回答中得到许多关于县中多样化发展的宝贵建议。例如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学校强化教师队伍,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有家长提出希望学校能加强师资配备以及和家长的沟通,做到家校互通,家长也表示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努力为学校建言献策。有老师也指出希望政府能够设立监管部门对学校内的一些不良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让课堂有利于学生成长,探索出一条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根基、课程重构为核心、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多样化路径。

通过此次调查,虚心接纳各方的建议,团队深刻意识到县中多样化发展不是简简单单的“贴标签”,而是深入了解县中如今的发展状况,努力突破三大关口:师资结构性短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缺失、课程融合深度欠缺。未来需要政府的介入统筹资源分配,让优秀的教师流入县中教书,同时学校在构建“生长型”发展上仍要持续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