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a sport

新闻速递

News Flash

当前位置: SABA SPORT - 沙巴体育中文版 > 新闻速递 > SABA SPORT 新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SABA SPORT - 沙巴体育中文版 > 新闻速递 > SABA SPORT 新闻 > 正文

拾遗行歌队深入调研南京绒花

发布者:SABA SPORT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20:32 浏览次数:

7月1日至7月9日,SABA SPORT - 沙巴体育中文版 “拾遗行歌队”先后前往南京梧翊凰小西湖门店和南京非遗馆,认真学习南京绒花的制作工艺,深度调研其发展现状。团队通过走访绒花工作室、参观博物馆、访谈非遗传承人、体验制作流程,旨在挖掘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

千年跨越,呈现于当代

什么是绒花?绒花制作技艺始于唐代,明清时期尤为兴盛,曾是宫廷贡品,后流传至民间。因谐音“荣华”,象征吉祥富贵,常用于节庆、婚嫁等场合。南京绒花于2006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

在秦淮区堆草巷小西湖畔,有一条静谧的小巷,路的尽头,有一处砖墙黛瓦的小楼,这里,正是团队所行的目的地,梧翊凰绒花(小西湖店)。

踏入其中,成员们仿佛被绒花包围,进入了绒花的世界。墙上的展示橱中,陈列着种类繁多的绒花展品:娇艳欲滴的粉百合、樱花、大鸟尾菊、红咲;栩栩如生的夕子枫、金蝶、盆栽;更有圆润可爱的九尾狐、大熊猫……

绒线与铜丝在匠人手中获得了生命,一缕缕缠绕成岁月的纹路,一丝丝勾勒出时光的筋骨,于静谧的室内悄然绽放,仿佛跨越时空,向当代的人诉说自己的往事。

2A694


深陷困境,觅破局之道

在体验绒花制作之后,一位正在工作的手艺人接受了成员的采访,在谈及她是如何接触到绒花这门技艺时,她面带怀念的笑意告诉团队成员:“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呢一开始本身对绒花感兴趣,也联系了赵老师(赵树宪),还有一些是在学校里的选修课是赵老师教的,毕业了之后进入了我们的工作室工作。”

从她的话中,团队成员得知,制作绒花的步骤总结来说是:熟绒,染色,制作铜丝,勾条,打尖,传花;而刚刚体验的花型是梅花类,这种花型比较简单,当然要是从头做到尾的完整制作下来的时间会比较长;要是熟练地制作的话,可能得要一个学期以上的时间。

3BD17


这不禁令成员们感慨,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一朵绒花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漫长的学习时间和复杂的步骤,这使得绒花的生产效率明显低于市场期望;同时也使得大家想到了之前调研得到的一组数据:完整学艺需3-5年,学徒期月收入仅2000-3000元,这与当代青年职业期望存在明显落差。

如今,回望历史,据民国史料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南京三山街、夫子庙一带聚集着数十家绒花作坊。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全市保持传统工艺规模化生产的机构仅存三至四家。南京绒花面临挑战,亟待传承者们多维度突破。

创新传承,唤文化之魂

根据本次《南京非遗绒花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作为小众非遗产品,南京绒花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本身的知名度和传播空间范围内有限(较高程度局限于南京市区内),有相当多的人仅仅只是听说过这项工艺。其次,尽管大部分受访者对绒花持积极态度,但对其应用场景的认知却相对薄弱,显示出市场推广的不足。另外调查也揭示了绒花传承面临的瓶颈,尤其是宣传力度不足和传承人老化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普遍愿意关注绒花的发展传承,并对学习这一技艺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为绒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创新方面,大多数受访者支持对绒花样式进行大胆创新,这为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因此,未来的推广策略应注重加强宣传、培养年轻传承人,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动绒花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南京绒花有望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新的生机,继续发扬光大。

28BB2


当今中国,广大民众对南京绒花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如果想要让南京绒花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需要南京绒花传承者的努力,提升自身本领,将其与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相结合,更需要当代每一位热爱南京绒花的青年大学生的传播和推广,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并接触到南京绒花以及其背后的故事,才能够使南京绒花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36077


当团队成员告别手艺人后,她们又低头忙碌起来,在这期间,源源不断有人踏进这里,怀着热情询问心仪的绒花,尽管价格颇显高昂,但是消费者愿意为文化附加值买单。虽然没有门庭若市,但胜在生生不息,团队成员欣喜地想,也许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超时空对话吧,如此,铜丝作骨,蚕丝化魂,千年传承,便是当今一朵象征吉祥、如意的绒花。

此次调研探访活动为“拾遗行歌队”的成员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南京绒花的机会,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绒花制作的精巧工艺,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温度与匠心。团队成员们不仅领略了绒花细腻柔美的艺术魅力,更通过访谈记录下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为后续的保护与推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未来,团队将始终以关注绒花传承与传播、联系实际构建未来推广策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守护非遗薪火为己任,让传承千年的南京绒花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绽放出更为璀璨的时代光芒。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