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小风铃支教队为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迎春镇中心小学暑期夏令营的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生命科学课程,本课程由支教队的志愿者朱栩瑶和侯雪分别为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主讲。生命科学课程创新采用“双线并行”模式:面向低年级的“动物王国奇遇行”与高年级的“青春成长守护营”,通过趣味科普与科学脱敏教育,带领孩子们从自然生态认知到生命自我认知,完成一场关于成长的温柔启蒙。

part1 埋下敬畏生命的种子
从“动物世界大揭秘”的趣味开场,到哺乳动物的奇妙生活、鸟类飞行的力学奥秘,再到鱼类在水下世界的生存智慧,佩琪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充满了惊喜。课堂上,孩子们时而模仿小松鼠的活泼,时而想象雄鹰展翅的自由,在谜语游戏与互动问答中,悄然种下对自然生灵的热爱。
而“动物保护行动”一课更是让这份热爱有了重量。佩琪老师通过真实案例讲述动物的本领和生存威胁,引导孩子们从懵懂到感同身受,用稚嫩的笔触写下“请善待它们”的心声。在孩子们眼中,动物不再是书本上的图片,而是值得尊重的生命伙伴,生命多样性的种子已在心中生根发芽。

part2 打破羞耻的透明课堂
"月经是月亮送给女孩的礼物",在高年级有一个个天真烂漫的笑脸的教室里,小雪老师正用温柔的比喻化解着青春期敏感话题。课程设计遵循"认知-理解-接纳"逻辑:“我的身体会说话”通过器官拼图游戏学习生理结构;“月经不羞耻”邀请孩子们在卫生巾上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花开应有时”则用植物生长类比,探讨情感萌动的自然属性。当男孩女孩们共同完成"性别奥秘解密卡",当"性教育羞耻箱"里塞满被丢弃的偏见纸条,科学的阳光终于照进那些曾被阴影笼罩的角落。
正如小雪老师所言:"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动物分类和生理结构,更是一把钥匙——帮孩子打开认知自我的门,同时推开敬畏自然的窗。"从认识一只麻雀的羽翼到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这场生命教育的旅程,终将在某个盛夏长成他们成长路上遮风避雨的绿荫。

"所有生命的奥秘都值得被认真讲述,就像每朵花都有权利知道自己如何开放,这个夏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会了用科学的目光凝视世界,以坦荡的心态拥抱成长。"